蝴蝶沒了 《純粹大武山》
市場賣水果的兩個女孩在我們買了一個鳳梨之後,快手快腳把一大串香蕉裝進透明塑膠袋,塞給我,說,「我們自己種的。送給你吃。」
提著香蕉走到對面那賣芭樂的;陽台上種的芭蕉樹都是跟他買的。
「你的樹長芭蕉了嗎?」他問。
「還沒有。」
他總是坐在一只舊塑膠椅子上,一整個上午,就賣小攤上算算不到二十個的芭樂。
他是「和蟲共存」農夫。芭樂都是他親手種出來的。
我最近犯了罪。
梔子樹開滿了花苞,油潤的白色花瓣一層一層密密捲心,香氣已經迫不及待,但是我發現,每一個花苞的頭都被切掉一半,有整齊的切口,像兇殺案。
我駭然,仔細尋找兇手。
上下偵巡好幾回,找到了。飽滿肥潤的毛毛蟲緊貼著葉底,偽裝藏匿,顏色與綠葉融為一體,簡直看不出來。
上回農學老師已經教過我:毒蛾的毛蟲可以用剪刀腰斬。
於是進屋裡拿了把剪刀,把梔子花吃得太飽的毛毛蟲攔腰剪斷——行刑時有點噁心,發麻,不敢看,懦弱地別過臉去看著旁邊的芭蕉樹。被殺害的毛毛蟲化成一灘綠糊糊。
連切三隻,救了我的梔子花。
過幾天,突然有一隻黑鳳蝶飛進陽台,流氓大咪目不轉睛,翹起臉上所有的二十四根鬍鬚,被迷住了。
黑鳳蝶一頭栽進一朵怒放中的軟枝黃蟬,深深吸吮,好像一個小孩把整個臉埋進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。
欣賞炫麗奪目的黑鳳蝶時,我並沒有聯想被我消滅的毛毛蟲。
但是此刻,站在這農夫芭樂小攤前,看著他寫的樸拙四個大字:「和蟲共存」,我倒是有些不安了......
德國去年發佈了一個追蹤了二十七年的調查報告:
從1989到2016,德國六十三個自然保護區裡,會飛的昆蟲減少了四分之三。
蜜蜂、飛蛾、蝴蝶,不見了。
以前,開車南北走,到終點時,整個車窗密密麻麻都是撲死的小蟲,必須洗窗。現在,不管走多遠,車窗都是乾淨的。
蟲不見了。
而百分之八十的野花雜樹依靠蜂蝶授粉,百分之六十的鳥兒需要昆蟲果腹。
夏天是昆蟲的旺季,27年裡,少了82%。
科學家不敢斷言絕對的原因,但是已知的原因已經不少:野地的減少、大規模農藥的噴灑、氣候的變遷種種,昆蟲走投無路。
短短二十七年少了百分之七十五。我們的下一代將不認得蝴蝶、蜜蜂、飛蛾。
沒有了蝴蝶,人類還有夢嗎?
我怔怔然,提著香蕉往回家的路上......
http://m.faz.net/…/insektensterben-75-prozent-weniger-insek…